冬 雪

期次:第416期    作者:曹佳   查看:101

  季冬,西伯利亚高压强势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冬雪在北方地区漫漫弥散开来,而南方地区则在西风的吹送下被迫下了几场冬雨, 一场冬雨一层寒。
  冷是很难熬的,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冬天。但鲁迅先生似乎格外喜欢描写冬天还有那朔方的雪。 “但是,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他们绝不粘连,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
  仿佛看到了那场雪, 它们是孤独的,是雨的精魂。
  在教科书里这首很有美感的散文诗是这样被年轻人所铭记的: “它表达了作者对北方雪的喜爱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不知道为什么现代人还是像过去几十年前的人一样爱给人贴标签,小时听鲁迅, 只生硬地记得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后来读中学, 就又多掌握了一些,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也被人民称为 “民族魂” 。 “民族魂” 三个字覆盖在鲁迅的棺木上, 鲁迅就永远成为了万人敬仰的偶像。六十多年之后,王朔在引起剧烈争议的《我看<鲁迅 >》 里说 “各界人士对他的颂扬, 已经妨碍到我们自由呼唤的地步。”
  世殊事异, 90后的年轻人开始对上个世纪为了民族而毅然奉献自己的勇士只余倒背如流口头的熟悉和心里空洞的尊敬,再也没有了从灵魂深处溢出来的、不羞愧的崇拜。在这个世纪, 他们被拔高的格外厉害, 令普通人只能去仰视和膜拜, 甚至已经妨碍到我们了自由呼唤的地步。
  鲁迅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警醒了无数处在迷茫中的青年学生以笔、 以枪、 以血肉之躯去维护一个岌岌可危社会的民主和自由,鲁迅将他的梦想带给了左翼文学家,毛泽东一代的梦解救了广大土地上苦苦挣扎的农民,邓小平一代的梦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带给了世界。而我们今天又要从他们的身上,又能从他们的身上获得什么呢?
  当鲁迅不再是教科书上那个比比皆是的鲁迅, 当他靠近我的生活, 我从心底崇拜他。这份崇拜对我来说是一种清清浅浅的喜欢。我喜欢鲁迅那简朴文字里所蕴含的美感, 不是那种文化运动的倡导人的喜欢,不是那种大文豪的喜欢,是那种“繁霜夜降, 木叶多半凋零” 的喜爱, 是那种 “波浪叠痕, 一枝猩红色栀子” 的惊叹, 是那种 “我将用无所谓沉默和求乞, 我至少将得到虚无”的思考。
  我站在窗前, 开始向往朔方第一场雪。不知道我看到的雪是不是鲁迅先生笔下描绘的样子?